别看刘富贵儿给自己安上去的身份很高,但人家的姿态却摆得很低。
他一边给铁器社的那些技术员、铁匠们陪着笑脸,一边不停地给人家递烟。
现在的刘富贵,兜里成天都揣着好几包烟呢!
在他兜里,顶好的香烟有“大前门”,这包烟,是用来给铁器社的负责人发的。
好烟有“红梅”、“翡翠”,这是用来和铁器社里的技术员、车间主任之类的管理干部们,拉关系用的。
刘富贵身上,最差的也是1角7分钱一包的“蜜蜂牌”香烟,这是拆来给那些铁匠们抽的。
有姬续远托的人,向铁器社打过招呼。
现场有八面玲珑的刘富贵盯着,总共5台打谷机的制造,进展飞快。
同样作为“改良打谷机的参与者之一”的罗旋,这段时间里,也就只去铁器社里露过一次面。
罗旋这是想去看看:打谷机那个大滚筒,和框架之间的连接处,是否能够在没有轴承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打谷机的正常转动?
显然,罗旋还是低估了群众们的创造性。
在没有现成的工业轴承可用的情况下,铁器社的技术人员开动脑筋、另辟蹊跷。
连接处,技术员在框架上做出来一个凹槽,里面放上自制钢珠。
然后将大转筒那根拇指粗的铁轴放上去,抹上工业黄油,一个土法轴承就算做好了。
这样做出来的打谷机滚筒,虽然没有使用轴承,但照样能够转的飞起!
至于手摇式玉米脱粒机。
由于铁器社先前已经有了一次制造的经验,再加上脱粒机的结构,比起打谷机简单的太多了。
所以,制造几十台手摇式玉米脱粒机,甚至都不需要动用铁器社里面的那些高级技工。
就一名老师傅,带领十来八个学徒工,就能很顺利地制造出来。
打谷机和脱粒机的制造工作,进行得很顺利,也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