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准备组织人力物力,要将这条街道上的鹅卵石,都换成青石板。
只不过这得等到冬天,农村人进入农闲的时候,才能征集到足够的“义务工”,前来实施这项工程。
义务工,顾名思义,干活是没有任何报酬的,饭菜也得自己从家里带来。
这种出工是强制性摊派,没有商量的余地。
罗旋的爹罗铁柱,听说也在征募之列。
快要走到供销社副食品门市的时候,罗旋闻到了一阵阵诱人的食物的香气。
忙活了一晚上,罗旋早就饥肠辘辘了,再被食物香味儿一勾,罗旋的肚子里忍不住“咕噜噜”直响!
大白馒头!
真是馋人啊!
一个馒头一两,里面加了糖精,吃起来有点淡淡的甜味儿,最是诱人。
馒头属于“细粮”,需要1两粮票加3分钱才能买到,罗旋可没资格去买来充饥。
此时“餐饮服务社”的门市上,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木质门板已卸掉一半,只等蒸好了第一屉馒头包子,就可以开始营业了。
咽下一口口水,罗旋乖乖的绕开香气四溢的餐饮服务社的门口,径直到供销社的副食品门市前排队,等着人家开门。
罗旋以为自己来的都够早的了,没成想,竟然还有不少人比自己他来的还早。
只见副食品门市前,已经站着十几位头戴斗篷、身上披着蓑衣的人,正在那里一边闲聊、一边等着开门。
巴省早上寒湿,蓑衣斗笠可以屏隔一些湿气。
罗旋仔细听他们闲聊,才知道这些人,原来是山里出来赶集的农民。
他们住的离红星乡很远,最远的都有40多里地了。
他们要出来一趟可不容易,需要头一天晚上,就打着火把往山外赶路。
走到快接近乡场上的时候,他们会在一户人家家里,放下各自手头上的背篓、担子、火把。
(其实山民们出来,还带有很多粮食、野鸡野兔之类的,那户人家,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