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慈宁宫主事领着所指之人去挨廷杖,皇长子在书房,一边听着院内廷杖砸在人身上的闷响,一边读着四书五经。而太后则在自己的佛堂,手里的佛珠随着有节奏的廷杖与惨叫声,一颗一颗翻动。
这种在太后和皇长子眼里如同娱乐活动一样的事,在宫人看来,自然是一出出惨剧。可惨剧又当如何,一面是受罚,一面是断了未来几十年的活路——众宫人都这么想,忍得了,挨几棍子怎么也比死了强,忍忍得了。
坤宁宫主事和皇帝身边的田公公是同辈人,不敢说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至少还有几分怜惜宫人的意愿。
所以他常私下示意众人,挨棍子的时候,宫人若能把痛苦伪装出来,尽量伪装,反正两位主子也不会真的到现场看,至少慈宁宫的本主太后不会。
坤宁宫主事经历过张居正时代,知太后与他一同开创了“万历中兴”,更知十岁登基,长至二十岁的皇帝在这段年号虽是自己,但丝毫未参与的十年之间,与太后产生了非常之大,以至于难以弥补的嫌隙。
而太后真正的变化,则发生在张居正去世之后。
尤其在死后,他的得意门生——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又为皇帝老师的潘晟,被几位御史上疏弹劾,皇帝准奏。
准奏的内容,不仅是潘晟本人未上任就被勒令辞官,还连带上已经去世多时的张居正。
堂堂风光一时、功高无双的一代名相,最后竟落了个被开棺鞭尸,抄家流放的结局。
这时的太后,因为皇帝在朝中的清理与整顿,此时的影响力和威望已经大不如前,想为张居正伸冤也不能,只能以“教育”儿子的方式来泄愤。
所以就有了当今皇帝时年二十余岁,仍在慈宁宫被罚跪的事迹,此时的太后较当年教育皇帝,更显严厉,言语、举动之中皆是愤怒。
然而这个借由惩罚皇帝以获得自愈的阶段,很快进入完结,皆因那个女人的出现。
皇帝才满十八,就迎娶并册封了九嫔。其中的淑嫔自备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