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爷与其他人自行商量即可。”
在南京城商议事情,最好的去处当然是秦淮河。
刘老二读书的那段时间,靠着手中银钱充足,倒也结交了不少朋友。其中就有十几个秀才,一个举人。
虽然他对科考已不做指望,但与这些的联系倒也从来没断过。
一封封书信寄出去,总归没让他失望,今天倒是一个不落的到了。
不过来人倒是分成了两拨,家境好的坐一桌,个个羽扇伦巾,风流倜傥;家境差的另坐一桌,一个个只混得一身青衣,有人已经面带窘迫。
没办法,明末时期的江南,实在不缺秀才举人,该投献的土地,早已被先来者瓜分殆尽,这其中的后来者,现在也就勉强能给自家那几亩薄田弄点优待,唯一的出路只有奋力往上再考看看。
至于家中无地的佃户,早已不可能供养得起一个正经读书人了。
而刘老二算是这堆人里面中等偏上的,偏偏他性子和善,与各人都说得来,所以有钱人家的也愿意给他面子,无钱的想着至少也能混顿酒肉。
大家分头坐定,在场之人身份最高的举人伍正真就开了口:“浦江,今日为何如此雅兴,邀众同好共游秦淮河?”
刘老二知道,这是代大家问他今日的目的。
你去吃人家的饭,总要知道人家为什么请你吃饭,这是基本礼仪,总不能人家说吃饭你就真当是吃饭了。
在场之人都是读圣贤书的,如此蠢事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刘老二站起身来,朝着大家拱了拱手:“诸位同年,实在是我近日新得一秘方,想要做点事,但这秘方干系甚大,以我浦江之力,怕是一家做不下来,今日特地请大家来此,就是想着请大家助小弟一臂之力。”
本来大家还想着他刘浦江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想要请这些同年出头帮他,大家还想着如果不甚麻烦就算了;要真是大麻烦,少不得吃了人家的酒,得想个稳妥的法子拒了。
却没想到,他刘浦江的言外之意,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