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陈霄还拨了银子专门租聘了牛和骡子,分派到各村,帮助百姓。
一时间,陈霄在易县更受百姓爱戴了。
顾南发现,陈大人最近不管何人奉承他,他都说是皇上慧眼识珠,政策优良,因为陈霄的宣传,再加上陈霄专门找的那几个读书人写的关于皇上的文章,一时间,整个易县的百姓都感谢当今的皇上,纷纷叫唤着是明君当世。
冬麦在整个荆州完美丰收,那些文章消息流传的快,原本民生怨道的荆州,如今全部都说当今的皇上是个明君。
此消息一路传到了京城,大殿上,御史更是使出了吃奶的劲说着皇帝的好话。
龙椅上的皇帝看着地下的御史,不知为何,这几日看起来格外的顺眼,想到锦衣卫送来的消息,更加顺眼了。
暗卫送来的消息上,陈霄一片廉洁,一心做官,善待百姓,在易县可谓是深受爱戴,如今自己这名声不好的皇帝在荆州百姓的眼里都是明君了。
御书房里,皇上看着陈霄的请安折子,幽幽道:“陈霄在易县一年多了吧!”
一旁的付公公掐媚道:“是啊,皇上,陈大人可是个好官啊!”
皇上满意的点了点头道:“的确,锦衣卫给的消息是极准的。”
“这一切都是皇上慧眼识珠,若不是您,陈大人哪里能到易县做知县啊!”付公公跟了皇帝多年,深知皇上的心思,不过短短几句话就把皇帝哄得哈哈大笑。
此时正在外面的太子,听到里面的笑声低声问着一旁的内监道:“里面是何人?”
内监赶紧道:“回太子殿下,只有皇上和付公公二人。”
太子淡淡的扫了他一眼。
内监继续道:“想必是因为陈大人得到事情。”
陈大人,太子如今已经十六了,年前刚刚开始参加朝政,对于陈大人也是知道一些,之前承泽表哥的信里也提到了此人,说此人可用,是良臣。
太子看了一眼御书房的大门道:“本宫回东宫了,今日之事谁都不准说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