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意外,又试探了几句,见到白晓文态度坚决,不愿领功,他倒是有些刮目相看:
“白真人是真正的道门高士,佩服。”
白晓文收到了灵界规则提示信息,他和戚继光的好感度达到了熟人级别。
“戚将军,诛杀真倭辛九郎的主要功劳自然是你的,不过张挺等三位校尉,还有督公支援我的两百亲兵,也有襄助之功,还望戚将军在上表奏功之时,莫忘了捎带他们一程。”
戚继光点头笑道:“这是应该的,即便白真人不说,我也会这样做。”
白晓文还是比较放心的,那两百亲兵是胡宗宪的手下,而戚继光是胡宗宪的副手之一,他报功的时候,看在胡宗宪面上,也不会侵吞上司的亲兵的功劳。
至于张挺等三人,是俞大猷的亲兵校尉,白晓文也了解过,俞大猷和戚继光闲暇之时经常切磋武艺,感情好得很,这方面也不用担心。
“这些真倭,戚将军打算如何处置?”白晓文又问了一句。
戚继光笑道:“当然是擒拿下来,上奏京师,请陛下和朝廷诸公决断。”
“那朝廷一般会怎么处置?”
戚继光想了想:“虽说这话我不敢妄断,不过之前已有先例,俘虏的真倭首脑、头目,都会明正典刑,至于附逆的真倭仆役,则是刺刑流放。”
白晓文笑道:“朝廷诸公难道不知兵么,真倭仆役,也当赶尽杀绝,至少不使其再度为恶才行。刺刑仅仅是给倭寇留一个标记,并不妨碍他们重操旧业啊。”
戚继光摇头说道:“这次擒获了近两千名真倭,若是全部杀掉,过于残暴,恐怕会引来御史台的弹劾。”
白晓文却是明白了戚继光的想法。
一方面,戚继光是不想大规模杀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俘虏两千人可比斩首两千人的含金量要高多了。
边防大将的奏功表,也是有讲究的。
“破真倭两千人众”,破这个字,在表功奏章中含金量最低,仅仅是打败了一批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