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收拾东西一边说。
陶陶在一旁点头,把一件怀瑾的袍子叠好交给她,“二十一是娘的生日,也要好好过。”
“一个散生罢了,过不过的有什么。”谭丽娘无所谓地说。
大概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是这个样子吧,将孩子的生日看的十分重要,如果孩子要星星恨不得就上天去摘星星给他们,要月亮就给摘月亮,而对于自己的生日则是看的十分淡,一碗长寿面就十分满足了。
呦呦低着头扒瓜子,心里有了主意。
到了县城以后,第一件事不是吃饭也不是睡觉,而是坐在椅子上等着陈家一家祖孙三人来磕头。
谭丽娘和花易岩分别坐在八仙桌的两左右两侧,两边的椅子上分别坐着陶陶呦呦姐妹和怀宇怀瑾兄弟。一家人坐定后,陈家一家从外头走进来。
老陈头走在前头,看起来五十多岁,实际上才四十几岁,大概因为常年劳作和操劳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很多,他的老伴看起来比他更老,手里领着一个才刚会走的小娃娃,小娃娃头大身子小典型的营养不良症状。
一家人都穿着崭新的棉袄棉裤,这是谭丽娘给钱让老陈老伴刘氏新做的。老陈率先跪下,他老伴和孙子紧随其后,一家人对着上首的谭丽娘和花易岩磕头,磕完之后再对着怀宇怀瑾磕然后又转回来对着陶陶和呦呦磕,然后才站了起来。站起来后依然低着头,并不敢直视花家一家人。
花易岩给了些赏钱,说了些“好好做事,衷心为主”之类的话,谭丽娘看着那个陈家的小孙子小小的很可爱,就招招手叫他过来,问了几句话,又塞了好些点心给他,惹得他的祖母刘氏一个劲儿地对谭丽娘磕头致谢。
等他们离去的时候谭丽娘的目光还黏在那个小孩儿身上。花易岩知道她对小孩子有一种格外的情绪,就给呦呦使了个眼色,示意她转移个话题。
然而呦呦并没有看到。她正在别扭。作为一个从富强民主平等和谐的二十一世纪种花家来的人,虽然她已经努力并且逐渐地融入了这个社会,也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