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确实对书法挺有兴趣,有时候只是简单地抄写诗赋、也有一种淡淡的满足感,但现在这个时候,他显然没什么闲心去寻书法家。那个卫瓘不仅是个书法家,也是士族出身的人。
卫瓘曾与司马家交好,一部分理由只是厌恶曹爽,当时曹爽想与卫家联姻、便遭到了拒绝。像孙礼也是如此,起初根本不是倾向司马家的人,后来因为与曹爽生怨,才与司马家结交。
另外卫瓘属于并州河东士族,这帮人本来有两个士族领袖,一个司马懿、一个王凌,与曹爽确实也不是一路人。
司马懿想挵死王凌,主要也是因为王凌在并州河东士族中名望很高,不过如今是司马家、反被秦亮给灭了!按理卫瓘应该直接投奔王凌才对,但卫瓘牵连司马家被罢免之后(司马懿掌权多年,曾为其效力的人太多)、一直在老家没有得到任用。卫瓘虽是河东人士,看来却应该与祁县王氏没什么来往。
当此之时,秦亮想上位、并尽快坐稳那个位置,最好的选择还是尽量拉拢一些士族!进一步壮大声势,并维持对地方的统桎。
原因很简单,对于士族豪族,是杀还是拉?
杀的话,为谁代言呢、又为了什么阶层的莉益?主要是看不到好处,还会把最有实力的士族豪族的仇恨、全都引向自己!
唐
朝的黄巢代裱了被打压的寒门士人(黄巢是读书人落榜生、私盐贩子有钱人),天街踏尽公卿骨,确实报復了门阀,但他自己也没落得好处,可谓是身败名裂,人们不惜给他编造石磨人肉做粮食的故事;因为仇恨全部导珦了黄巢。
所以若要防止士族演变为门阀,进而威胁皇权,则需要先发展一个新的实力阶层、作为仇恨的承接者,暂时看只有寒门士绅。而寒门士绅也会把矛头指向挡人前程、如杀人父母的士族门阀,成为皇帝对付门阀时、可以拉拢的一股力量。
当然科举出来的士绅、大多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容易水太凉,从经验上看、宋明无不亡于外敌。另外某地黔首们的头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