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并未翻开面前的文书,犹自又寻思了一会。
他现在的目标其实非常明确,而且不同于霍光、甚至杨坚等人,多少都犹豫过取、或者不取。秦亮如今根本不带犹豫的,也不
需要人劝说,自己就想明白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一门心思都在怎么篡位……那个顺应天命、被迫无奈先坐上皇位。只要能顺利坐上去、而没有被人给掀下来,秦亮不仅能得到更多、获得更大的自由,关键是这样才能真正保住现有的一切!
秦亮走到了如今的地步,面临如此格局形势,只有先称帝,才能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优势,合法合礼地、名正言顺地对付那些试图侵害自己的人。现在他要考虑的只是,如何小心地迈出这最后一步!而且要在法理上站住脚,减少副作用与隐患。
历史上司马昭那样的髙鸭手段,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不过也有可能是曹髦把他坑惨了,让他处境很尴尬,不得不那样。因为一个朝廷不可能一直维持全面高鸭,总有放松的时候,那时自己已经搞出了太多不满者,反弹便会出现;比如司马炎的时候,就有人开始骂司马家,连贾充那样到了權力巅峰的人、也有人敢当面问他高贵乡公何在!结果就是,只能更加依赖有实力的大族,以及有能力有兵权的宗室、如大魏纯臣司马孚,并妥协出让大量莉益与權力,否则压不住反弹,搞不好会弄成董卓的处境。好在秦亮如今没有那样的问题,可以仔细分清楚内部的敌人、盟友、中立者,准确打击敌人,避免给自己挖坑。
这时秦亮呼出一口气,有些事须得从长计
议、他准备先做点轻松的事,遂拿出了孙鲁育的书信来看。
孙鲁育竟在信中问秦亮、为什么要骗她,说她已经知道“上次试问之人”就在洛阳。说的就是潘后,并叫潘后做好自己的本分,估计是暗示潘后为孙权服丧。
秦亮也不太在意,拿起笔先提起大魏吴王薨了之事,写几句慰问的话、让孙鲁育节哀顺变。又说即使潘后真的在洛阳,时至今日又何必非要逼问、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