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负的对象。
事实也证明了秦王稷的判断,由于魏国并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援手,而且消化宋国故地也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当时的魏国国君魏昭王考虑再三之后,将陶郡让给了秦国。
如此一来,宋国三郡之中魏国就得到了大宋郡和方于郡,而秦国则得到了陶郡。
考虑到这三郡在五国伐齐之前原本并不属于魏国或者秦国,所以秦魏两国对于这个结果都表示满意。
这就是陶郡之所以成为秦国飞地的由来。
所以陶郡这块地方,在短短几年间从宋国土地变成齐国土地,然后又变成魏国土地,最后再变成秦国土地,估计当时陶郡的子民们心中也是比较崩溃的:“我是谁?我到底哪国的?”
陶郡这个地方,无论是对于秦国还是魏国,地位都很不一般。
陶郡之所以得名,乃是因为这个郡之中最富庶的城市——陶丘(又称陶邑、陶城)。
陶丘位于济水南岸,距离位于济水北岸的魏国首都大梁城不过百里,从陶城出发度过睢水南下直至鸿沟,便是楚国未来的都城陈城。
而从陶丘沿着济水穿过大野泽东进,既可以攻击此刻赵国控制下的阳晋、高唐等城市,也可以进攻齐国五都中的平陆城。
总言而之,陶郡的地理位置从军事的角度来说,简直是太优秀了。
有了陶郡,秦国不但能够成功的将魏国的疆土分成两半,而且在东方还有了一个威慑各国的前进据点。
除了军事之外,陶郡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经济。
宋国向来重商,而陶郡的经济又是宋国三郡之中较为发达的一个,陶郡的富庶可以说是天下皆知。
以至于当时赵国的权臣奉阳君李兑和秦国权臣穰侯魏冉在讨论五国攻齐的时候,两人都想在瓜分齐国之后把陶郡作为自己的封地。
而后来当秦国打下陶郡之后,这里也确实成为了穰侯魏冉的封地。
在获得陶郡之后,魏冉对于这块封地相当重视,屡屡出兵攻伐陶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