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暂时又找不到工作,不仅会露宿街头,甚至可能再次作案。所以惩戒署为他们准备“中途宿舍”,让他们出狱之后至少有个落脚点,至于管不管饭那就不知道了,韩博现在也没心情去打听这些。
“韩长官,欢迎欢迎。”
“路Sir,好久不见。”
深正公安局的“三哥”来访,坐“O记”第二把交椅的路中才亲自陪同,监狱方面很重视。惩戒署的高级督察、赤柱监狱副监狱长尚学坤从繁忙的政务中抽身接待,亲自出门相迎,热情无比。
“尚Sir,您这儿那么有名,其实我早就想登门拜访了。”韩博紧握着他手,回头看向几个正往这边走来的游客。
尚督察在赤柱监狱已工作二十多年,是一位老资格的狱政专家。
他顺着韩博的目光看去,不禁用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笑道:“韩长官,其实域多利监狱才是香港最早的监狱,已有150多年历史。我们赤柱监狱之所以有点名气,可能与赤柱是香港规模最大的并且以关押重刑犯为主的监狱有一定关系。”
“恕我孤陋寡闻,原来还有历史更悠久的!”
“当然,如果韩长官有时间,可以去惩戒博物馆看看。”
“尚Sir,你们赤柱之所以有名,我觉得和当年那起闹狱暴动事件有关,震动全港,媒体竞相报道,要现在的话说真是屠版,你们想不出名也不行啊。”路中才禁不住打趣起来。
“路Sir,打人不打脸,你不能在韩长官面前揭我们的短,”尚督察很风趣地开了个玩笑,旋即又很绅士的抬起胳膊:“韩长官,这边请。不好意思,您和路Sir进去之前要过一下安检。”
生怕老朋友误会,路中才连忙解释道:“韩Sir,赤柱是全港最大的也是设防级别最高的监狱,正如尚Sir刚才所说,这里以关押重刑犯为主,有很严格的防卫规定。即使特首来监狱视察,也必须搜身。”
“没关系,理解。”
韩博岂能摆架子让人家为难,更不能影响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