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上官仪的话,如同一道炸雷在众人面前炸响。
小神童的两个徒弟,真是一个比一个大胆,一个比一个敢说啊。
刚才马周敢说诸王和近侍的问题,而这个更大胆,竟然敢说科举的问题。
要知道,科举取士可是国策啊。
妄加议论,一个搞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
就连李世民脸上,都露出诧异之色。
李世民忍不住问道:“上官仪,你觉得科举考试哪里还有疏漏之处?朕倒是想要听听。”
科举考试,可说是隋朝开创的一个伟大的创举。
因为他给了普通百姓一个晋升的阶梯。
通过科举考试,能够极大的打击世家门阀。
科举考试,其实并没有举办太多年。
如果说科举考试有什么疏漏之处,李世民觉得,肯定是会有的。
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但是李世民也不认为,科举考试真的有重大的疏漏之处。
如果真有的话,难道文武百官,都没有一个人能够看出来的吗?
就没有一个人上奏告诉朕?
李世民倒是想看看,这个大胆的书生,到底能不能真的指出缺陷来。
然后,便听上官仪说道:“陛下,草民觉得,科举考试的第一个疏漏之处就是,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一次。”
“但是我大唐地大物博,如果是从大唐边疆之地前来长安城的话,一年时间,都未必够用。”
“哪怕是中间地界的考生,这一往一返,也需要大半年时间,如此一来,这些考生,怎么还有学习的时间呢?”
“第二点便是,考生的录取,全凭主考官的喜好。而只要主考官喜欢,甚至在考试之前,就可以直接决定录取某一个考生。”
“而这,也导致在考试之前,拜会主考官形成一种风气。”
“长此以往,考生只需要考试之前讨好主考官就足够了,还需要去认真读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