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绝收,给我们带来庞大的负担。
历史上长久稳固的皇朝,必须要治理好这条母亲河。
但随着黄河内泥沙的堆积,黄河变得越来越不好治理。
北宋时期,治理黄河就做的极差,宋代皇帝根本不懂治河,经常瞎搞,导致黄河两岸受灾严重。
黄河决口改道这种大事件,都发生过很多次。
微臣认为,治理黄河不要怕花钱,拿出上百万两银币,检修所有黄河大堤,对有问题的黄河大堤加固。
黄河大堤在决口之前,必然会出现多次警示。
只要有专门的人巡堤,及时发现问题所在,找出来黄河大堤有问题的地方。
及时修缮加固黄河大堤,就能减弱黄河造成的灾害。”
苏河听到李盛名的回答,他不太满意。
李盛名的答案,就是历朝历代正在做的做法。
有人做得好,那只是减少黄河的灾难。
有人做的差,黄河两岸受灾不断,母亲河变成了一条灾难河流。
但这些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修整一次黄河大堤耗费颇多,但却没有办法阻挡灾害。
一旦到了吏治腐败时,黄河大堤没人管,又会造成极多的灾害。
他看向一直在旁边思考的河南巡抚钱明义,询问道:“明义,你对于黄河这条地上悬河,有什么看法?”
钱明义跟在秦王苏河身边很长时间,又在宁夏等地锻炼了几年,见识获得增长。
他对于秦王苏河,有一定的了解。
知道秦王苏河这么问,肯定不会选择历朝历代,这种裱糊匠的治理黄河办法。
“王上,大禹治水,高明之处就在于疏堵结合。
河流发洪水,只是把河流堵上,那就是治标不治本,早晚有一天会堵不住。
黄河这条地上悬河,一直让它悬在河南大地上。
哪怕是把黄河两岸大堤加固的再厉害,一旦遇到天灾,黄河必然会决口。
黄河的艰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