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自己学到的汉人礼仪,冲着这名官员,拱了拱手说道:“我是仁妃的哥哥额哲,见过大人。”
额哲很谦虚,他知道现在察哈尔部落的情况。
如果不是他妹妹,察哈尔部落很可能就消失了,就像草原上很多消亡的部落一样。
“额哲先生客气了,您是仁妃的哥哥,叫我老宋就行。”
礼部侍郎宋康年笑着说道。
他交代好额哲这几天的行程,就离开了驿站。
宋康年借着秦王调整秦王府相关衙门的机会,他从太常寺卿升任到礼部侍郎。
礼部的二把手,专门负责宗教和外交事宜。
他这次听从秦王的命令,负责接待额哲等人。
内阁大臣李志升,进入内阁之后,他一直想完成之前没有达成的愿望。
工部户部等衙门,重新吞并工商总局和税务局等衙门。
经过李志升的努力,秦王苏河同意调整内阁和六部的职能。
正式开海禁,外界交流增多。科举稳定,新建大学,也需要重新调整管理部门。
教育部重新变为礼部,负责管理小学、大学、科举、外交、宗教等事物。
卫生部只是改个名字,变成了医部,其他职能不变。
六部其他四部,职能也有相应的调整。
工商总局、专利局、储粮局等机构,没有并入到六部,而是由内阁直管。
秦王直辖的非军事部门,只剩下大理寺、都察院、少府、税务总局、银行。
宋康年很佩服秦王苏河,军权一直牢牢抓在手,这就是定海神针。
秦王苏河对于官府方面,除了一直抓在手的人事权、就一直不放松刑律和财权。
宋康年算上学贯古今,他知道一个大臣没有财权,不能掌握大理寺和都察院,就绝对不会出现权臣。
哪怕是贵为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一个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就能扳倒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