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伟是海军大臣出身,他对于陆军的武器装备不太熟悉。
他用球路的目光,看向在一旁的总参谋长云泽海,他是陆军大臣出身,对于陆军主战装备了解的更细致。
云泽海当然知道,在这个时刻,他们两人必须团结,绝不是互相拆台的时候。
他走上前说道:「王上,陆军的装备,臣了解的更清楚。
我军的战车重量只有二十五吨,瑞国的战车重量预计在五十吨以上。
重量差距一倍,作战性能提高不止一倍。
我国在柴油机技术上不过关,能造这么大的战车,但没有能带动这种战车的柴油机。
哪怕勉强装上去,小马拉大车也跑不快,在战场上就是靶子。」
楚王鲁晨阳对于这个情况,他一点都不意外。
楚国在工业上,还有很多短板没有突破。
如果他能控制欧洲战争爆发的时间,肯定不会选择这个时间点。
特别是经济危机的出现,让楚国的工业不只是没有进步,反而有些退步了。
楚国没有实力掌控欧洲的局势,那也只能随波逐流。
楚王鲁晨阳询问道:「我们生产不出来这样的柴油机,这种复杂的科技,不是短时间就能突破。
我们能否去帝国购买,欧洲各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影响不到帝国对我们这些藩属国的态度。
本王希望楚国的工业,可以为军队提供保障,尽量让军队使用本国产的装备。
这样局势发生变化时,楚军的作战不会受到影响。
但我们自己没有能力解决的技术,向帝国求援,那不丢人。」
总参谋长云泽海眼前一亮,他惊喜的说道:「王上允许技术外购,以我国的工业实力,组装战车完全没有问题。
这样不只是战车,很多装备都可以依靠帝国的技术解决。」
楚王鲁晨阳听到确切的答案,他叹息道:「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现在最重要的任务,那是搞定军方需求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