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听着这个新闻的进度,他渐渐了解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是一起性质恶劣的冒名替考事件。
西印行省的一名低种姓考生,被迫帮高种姓考生作弊。
他们只想谋求举人功名,进入当地的官府。
谁曾想这名考生发挥出色,取得了当地第三名的好成绩。
这个成绩不去参加进士科举,必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只要这名考生在科举中落榜,这件事情也就悄无声息的过去。
谁曾想这名考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他发挥出色中榜了。
帝国进士的录取,每个行省固定两个名额,其余名额按照行省缴税的额度划分。
落后地区的行省,基本只有固定的两个名额。
帝国领土还没有扩张之前,他当年科举的时候,江浙地区能获得十几个进士名额。
现在随着帝国的行省数量增多,固定名额的进士变多。
朝廷又不能无限增加近视名额的数量。
哪怕是浙江这种经济强省,它的科举额外名额,也只有五名。
浙江这种文风鼎盛的地区,排名第八的士子,无缘进士名额。
他想要获得进士,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找到科举舞弊的进士。
朝廷发现科举舞弊的进士,会把他的名额直接取缔。
为了惩罚当地管束不严,这个进士哪怕是固定的名额,也会有大榜的士子增补。
正是有这种规定的存在,名落孙山的士子,只要他的家族稍有势力。
他肯定会疯狂查考中的进士,只要找到一位科举舞弊的进士,他就能增补成为进士。
帝国对于科举舞弊惩罚极为严格,但随着新领土考生素质参差不齐,每年都有科举舞弊的情况发生。
朱大虎之所以关心这件事,那就是处理科举舞弊的人,正是太子苏蜀。
他每次想要求见太子苏蜀,了解帝国对于藩属国之间爆发战争的态度。
他都没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