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都由内阁解决好。
这只需要皇帝苏河最终审核,盖下玉玺的大印。
皇帝苏河自认为他不是那么勤劳的皇帝。
他每日最多拿出三四个小时,处理当天的政务。
他与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章努力程度差远了。
朱元章是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的劳模皇帝。
皇帝苏河大量的政务都交给内阁,繁琐的军务交给大都督府。
他已经这样做,为了减少工作压力,下放了部分权利。
皇帝苏河只做这点工作,他都感觉皇帝的工作非常耗精力。
他有些担心下一代养尊处优,不喜欢处理政务,成为一个被大臣圈养的昏君。
大华帝国的制度,能让明君总揽朝政,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帝。
让昏君对国家不造成太大破坏,只是毫无权利的虚君。
皇帝苏河设立这种制度,是为了应对三四代之后的皇帝。
皇帝苏河希望他的儿孙,最好是明君。
不要求他们是圣君,能力比肩汉武帝唐太宗。
儿孙作为一个守成之君,守住他打下的基业,皇帝苏河就极为满意。
这样有三代皇帝奠基,就能把大华帝国的底子,打得更加稳固。
子孙后代即使败家,大华帝国也有足够的底蕴,不会一蹶不振。
皇子现在还小,皇帝苏河还能用很长时间,观察各个皇子的才能。
这个国家,必须要交给合适的皇子手中。
………
………………………
皇帝苏河揉了揉酸痛的手腕,他从发呆的状态中恢复过来,继续批阅这些奏疏。
他刚批阅完奏疏,让通政司把奏疏送回。
同时做好备份,送到内阁和大都督府。
让这两个衙门,按照他的意见执行相关政策。
周方志公公拿着几份电报,在之前就走进乾清宫。
他看到皇帝苏河在工作,没敢上前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