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贵金属和其他种类的货币,还有一千万两大华银币。
这应该是倭国售卖资产,获得的银币。
苏河翻看冯三秋的汇报,他比较好奇倭国出售哪些资产。
倭国是一个资源贵乏的国家,现在还有几座矿产没有枯竭,但肯定无法凑齐这么多的银币。
苏河发现,倭国能取得这么多大华银币,主要是靠出售人口来实现。
他看着人口的数据,主要是杨文才等一批商人联合起来,永久雇佣倭国劳工。
冯三秋在军报中,也记录这些劳工的用处。
倭国劳工主要是青壮男女。
以人数来说,倭国青壮男性最多。
他们主要用于工厂重体力劳动和开矿。
以价值而论,倭国青年女性最值钱。
有一些女人,这些商人竟然花五六千两银币购买。
军报上记载,这些高价值的女人,主要被用于青楼之中。
因为大华的法律,现在全国各地的青楼萎缩。
但这个庞大的市场却没有萎缩。
这些商人们钻法律控制,找到青楼持续营业的办法。
这个空子,就是苏河特意留下来的空子。
大部分倭国女人,都被这些商人转移到台湾省和云贵、甘肃等地区。
内阁为了开发这些欠发达的地区,把这些地区的经济利益,承包给一些商人。
这些商人以免费发媳妇儿的方式,招募了大量光棍。
苏河之前了解到这些事,他还以为这些商人把光棍骗过去。
这些欠发达的地区,人口本来就少,更别说适龄的女性。
没想到这些商人头脑灵活,禁言把主意打到外邦的女人身上。
继承了前明的情况,大华的男女比例很悬殊。
现在工厂增多,有大量女性能进纺织厂工作,城市里情况还稍好一些。
农村之中,很多青壮都是光棍。
大华收容弃婴政策的时间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