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系的面试,除了原创曲目展示以外,还有一个现场问询的环节。
这也就是为什么面试是10分钟,而不是1分钟。
也是为什么,不是笔试交曲谱,而是面试当场展示!
说白了,就是为了防作弊!
这事得细说说!
作曲系的面试,考的是即兴创作能力,但重在曲而不在词。
面试只是要求你创作出一首超过1分钟的曲子,而没要求你一定要写词。
然而从表达的角度来说,词,肯定是比曲要更加直白,更能看出你是否切题,有没有跑题!
这也就造成了,很多报考作曲系的考生,都会在面试之前事先准备好几首原创曲子。
到时候不管题目是什么,都拿现成的曲子来糊弄。
你怎么知道他切不切题?
很难说清楚!
毕竟这事全靠意会,不像数学题一样有标准答案!
其实也有办法把考题出得更专业一些,可面对一群还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高中毕业生,过于专业的考题又很容易把好苗子也给筛出去。
所以,作曲系的大佬也很无奈,只能选一些宽泛的、容易理解的题目,可是这样一来,他们解读就有了难度!
于是,这才有了曲目展示后的现场问询环节。
这个环节,就是考官问问你的创作思路,是怎样理解题目以及曲目表达了什么内容,之类。
虽然这种问题,仍然是怎么说怎么有理,可面试者毕竟只是一群十八九岁的小年轻。
面对一群大佬的质问,如果曲子真的是事先准备甚至是别人准备的,很难不露馅。
所以,这个环节的设置,大大避免了提前作弊、滥竽充数的可能!
然而林易展示完毕之后,房间里却安静了很久——大佬们愣是不知该从何问起。
凭他们多年创作、听曲的习惯,现下已经可以判定,这首曲子绝没有抄袭借鉴的可能。
要怀疑,也就是怀疑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