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暠,也不太敢用这货。
“府君远在丹阳,也曾听过刘某的名讳?”刘晔有些惊讶。
比起鲁肃,他没什么名气。
或许顶着个宗亲的名头,只是这年头没什么用。
“汝南许劭,可是评价过子扬有佐世之才!”孙暠大笑,“说真的,丹阳郡百姓受苦久矣。孙某武夫一个,不善治政。想着百姓水深火热,也是心痛万分。一直纠结着,在哪里才能寻觅到良才,可以挽救丹阳的百姓。直至见到两位,才明白要找的人,已经出现!”
水深火热?不善治政?
后面的陈端眼看就要笑喷了,为了不失礼,只能硬憋着。
要说孙暠,那肯定不是纯粹的武夫。
他的治政能力或许不是特别强,丹阳的各项政务却能做得井井有条。
同时在他的治理下,至少丹阳郡今年的秋收,收获比去年多了两成有余!
本来大丰收会伴随着粮食贬值,却因为常平仓的关系,百姓基本都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有了闲钱之后,尤其是那些小地主,都松了口气,也遏制了大地主和豪族们的扩张步伐。
同时趁着春季,还修缮水利系统,这才是秋收丰收的关键。
又派兵维持地方治安,使得地方没有贼人出没。
更派人组建修路队,专门修缮山路,以后商队往来各县,也能更方便许多。
专门看,丹阳郡都是要朝着大治过去的。
要说优秀的文士,不管是虞翻还是步骘,甚至卫旌其实都不错。
当然吕范,秦松和他也不差就是了。
总的来说,陈端算是再一次,确切的了解到孙暠脸皮之厚。
不,这都已经是不要脸的程度了!
孙暠这边的人什么反应姑且不说,鲁肃和刘晔却是一愣一愣的,自己有那么伟大的吗?
喵勒个去的,这说的,差点自己都信了!
主要还是年轻人,多少有些年轻气盛,受不得夸,当然也受不得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