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下虞翻,会稽余姚人士,游学至此。”那文士,也就是虞翻不卑不亢的回道。
孙暠闻言顿时恍然,原来是‘直言敢谏’的虞翻。
算是孙策起家的班底,更是因为他,历史上的孙暠才没能够夺权成功。
没想到在命运的安排下,两人居然在泾县相遇。
好巧,孙权掌权那阵,这厮直言敢谏,惹烦了孙权,也是被流放到泾县。
“原来是余姚虞仲翔,久仰,久仰!”孙暠当即露出一副‘惊喜’的表情。
虞翻很诧异,自己老子虞歆是日南太守,别人认得还好说。
自己就一白身,有什么闻名的。
“哈哈,虞兄有所不知,我家在富春孙氏。距离会稽郡也不算远,虞兄的才名,就算在富春也是是有所耳闻。不少人都在称赞你的才学,更有人说‘其成就比超越乃父’!”孙暠当即解释。
“哦,原来是富春孙氏子弟……不知故长沙太守……”虞翻小心看向孙暠。
“正是本人伯父!”孙暠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
孙坚已死,按说其子要守孝,结果他在这段时间却出来当官,妥妥的‘不孝子’。
可伯父就不一样了,也亲近,只是到底不是亲父。
“哦,原来是孙幼台之子!”虞翻明白了,又有些纠结。
孙静经营家中产业,虽然没有直接经商,却也和商贾沾了关系。
这年头商贾的地位,还没有到后来那么低,却也低人一等。
孙静的仗义,在江东同样闻名。
来往的士人,游侠,甚至是贫民,都能得到他的照顾。
是以当初孙坚起家,孙静也就是招呼一声,立刻就有数百人投效。
后来讨伐黄巾,孙静又出面,为孙坚招募满一千部曲,助他剿匪。
孙暠这边,见虞翻的态度稍微冷淡一些,就明白是顾虑到孙静的身份。
有个当商贾的老爹,在和平年代算是政治污点。
换做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