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未必是脑袋转不过弯来,而是有利益在那儿,不过这些沈隆却没有说;邱英杰想想说道,“要不这样吧,我去给厂子说一声,让他把袜子卖给你!”
沈隆相信,在经历了陈三斤的事情之后,邱英杰在义乌的话语权大有提升,他要是说了,袜子厂的厂长肯定不敢不答应,不过他却没这个想法,“还是算了吧,反正我也想自己做点东西,他拒绝我反倒是让我下了决心,我肯定能做出比他质量更好、价格更优惠的袜子来。”
将来再注册个浪莎袜业的牌子,咱不光是要当扣子大王、还要当袜子大王!至于这家厂,将来直接收购算了,工人留下,厂长给我滚蛋。
“好吧,你买机器的话要去杭州吧?正好我有几个朋友在杭州,临走的时候你给我说一声,帮我带点东西给他们!”邱英杰说道。
等沈隆要走的时候,邱英杰弄了些红糖、柑橘之类的特产让沈隆帮忙捎过去,火腿这玩意儿太贵了,肉在眼下可是稀缺品,邱英杰还真有点送不起。
到了杭州,沈隆挨个找了一遍,把信和礼物交给他们,这些都是和邱英杰一起回到浙江的北京大学生,他们看了信之后对沈隆都格外亲切,还主动询问沈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有,邱英杰嘴上不怎么说,心里可是记得沈隆的恩情,他想用这种方法来报答沈隆。
沈隆也不客气,所谓人情这种东西要有来有往才会长久,自己承了邱英杰这份人情,以后大家交往起来才会舒坦,如果老是一方施恩给另一方,接受恩情的人也会觉得别扭。
他这些同学虽然刚参加工作不久,但由于有大学生的身份,分配到的都是好单位、好工作,有了他们的帮助,不管是买机器还是买原料都很顺畅,没花几天功夫,这次出门的任务就顺利完成了。
回到陈家村,和骆玉珠一起寻找厂房、培训工人,这也得亏是在陈家村,可以借着集体企业的名义办事儿,要是私人企业的话,现在可不敢大规模雇工。
至于将来,等政策变了先承包下来,然后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