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刀山!”
“哇!”
蔡义撑着小白龙肩膀站起来,“看我给你表演上刀山!”
专家们笑道:“我们不配吗?”
蔡义嘿嘿笑道:“你们一起看。”
专家们说:“我们是沾小白龙的光呢!”
大家一起起身,围过去。
何欢说:“中间那位戴着高高帽子的爷爷就是祭司,傈僳语称为尼扒,尼就是精灵。在接触现代文化之前,尼扒就是傈僳人中最大的智者。
跟纳西的东巴、彝族的毕摩一样,
是这个民族最高的精神领袖和文化创造者、守护者和传承者。主持着傈僳族一切重大活动,从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尼扒。
以前,他们这个过程更复杂一些,要点花、扎刀、祭刀杆、清理道场,这些准备活动都需要一天。
现在每年阔时节、澡堂会都有上刀山这个活动,所以就有块固定的位置。阔时节刚过嘛,刀杆也是现成的,就跳过准备阶段,直接立刀杆。
但前面这一系列仪式,到后面,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还是要走一下。也可以让我们更直观感受到这项活动的神圣庄严。”
专家们点点头。
“给树扎上彩花,是为了装扮山神的新衣,让神高兴。刀梯上扎花,是为了刀神高兴,让他们保护上刀山的勇士。”
祭司把茶、酒、鸡和猪头摆在树前,开始唱起古老的调子。
果然肃穆!一下仿佛穿越到部落时代。
何欢解释:“这是《请神调》,歌词大意是:三个阿米玛神,请从天上下凡来,六个阿若玛神,请从天上下凡来。
今天是吉祥的日子,主宰人间的神仙,请从天上下凡来,今天是祥和的日子,主管灵兽的神仙,请从天上下凡来。”
专家们点点头,果然到处都是神!
“阿米玛神,就是山神,阿若玛神,就是龙神,还有猎神、火神、刀神等等各路神仙都要请下来。
所以上刀山不是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