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历朝历代都是对读书人优待的。其中一点,就是读书人,哪怕只是考上了一个秀才的功名,都会免除一部分的田地赋税。考上举人免除的更加多。考上了进士,那更是不得了了。家族里所有田产都会被免除赋税的。不但田产的赋税会被免除,就是家里的商业的赋税也被减免到几乎没有。
所以,大夏的读书人哪怕不事生产也十分有钱。普通的人家,稍微有点钱,都会支持家里的子弟读书科举。
后来,随着年代深远,大夏有功名的读书人越来越多,大夏需要纳税的田产也就越来越少,各项生意都要挂在一个读书人的名下,纳税也都变少了。国库收入也就越来越少。因为纳税少了,边关的将士们粮饷发不下来,朝廷的很多事情,比如说河工,道路都办不成。朝廷渐渐运转困难。
后来,到了当朝皇帝这里,他一登基,就开始缓慢进行改革,每年都改变一点,比如最开始,对于一部分行当的商业开始一视同仁的征税。第二年再增加一些行当,第三年再增加一些,这样不过是五六年的光景,就把有功名的人名下所有可以免除税赋的商业都给弄的需要缴税了。这个时候大家虽然有反抗,但是,皇帝早在登基之初就通过联姻,先控制住了很多豪门大族,使得反抗的势力都形成不了气候。再说了,读书人本来就是重农轻商的。商业税征收,是使得大家的口袋钱变少了。可是,皇帝重视商业,颁布了很多有利于商业的法规,还建立了会丰宁,方便了钱的流通,使得商业活动变得频繁,做生意的人生意多了,大家发现,虽然缴税了,但是自己家铺子每年收上来的钱,不减少反而增多了一点点。
这样,谁还去反抗呢?所以,反抗的声浪很小,这个事情就搞完了。
商业税的事情搞完后,皇帝开始一步步对农业税动手了。先是所有有进士功名的读书人,可以免除赋税的田产不再不限制,变成了,每个人只能免除二百亩。
这可是引起来很多人的不满。尤其是一些豪门望族,他们家里的田产动辄是几万亩那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