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大军太吃力了。
论消耗大辽确实比大宋差的太远,还有一个大隐患,大辽是四时捺钵制,皇帝要像猛兽那样四处巡逻领地的,现在这样耗在安次时间长了会出问题。
洪基老大自然也知道,点头道:“木子在对岸虎视眈眈,咱们现在不能动”。
萧卓犹豫再三,低声道:“陛下,是否可以分兵南下攻打南朝以战促和?”。
洪基老大轻轻摇头道:“晚了,若是那个小皇帝在位是可以的,现在即使能攻下一些地方南朝也不会议和的。
南朝自安次至三关有兵二十余万,冒然分兵极容易为木子所乘,别忘了,狄青率领数万马军也在对面”。
萧卓默默点头,本来探子回报木子要退兵,都计划好了要趁势进兵的,即便不能大败宋军也能在和谈时要些好处,谁知道突然小皇帝又换回了老皇帝。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知道,可以确定的是宋廷又重新开始全力支持木子了,这种情况下即使取得一些战果也很难促成和谈,除非是能取得大胜。
可这何其艰难,这块地方太扯淡了,一条高粱河生生把两军隔开,谁进攻都要吃大亏。再加上狄青率领的马军又使宋军有了快速支援能力,冒然分兵确实要冒很大风险。
萧卓沉默了一下,又说了一个建议,“陛下,是否可以遣散部分部族军”。
部族军就是契丹诸部的民兵,这些人的器械简陋,战力底下,萧卓的建议就是让一部分战力低的民兵回家去,目的自然是为了缓解大辽的后勤压力,说白了就是省粮食。
事实上相对于对岸的宋军,辽军各部怨气更大士气更低,别忘了宋军是有军饷的,而辽军特别是诸部兵马等于是丢下家里的活儿来白帮忙的,离家大半年了,家里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
耶律洪基知道他的意思,宋军暂时没有过河的能力,与其这么多人耗在这里,不如让一部分战力低怨气大的部族军回家去,能省下部分粮草消耗,他们回家种田放牧还能给大辽做事,多贡献一点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