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最好的消息。
以大人们对武将的态度,老杨能做三关统帅这么多年,绝对是个另类。
第一就是因为老杨家三代人为国征战,除了老令公外,还多有子侄为国捐躯,如果对杨家还猜忌,那就没人能用了。
第二就是老杨家低调听话,平日里关着门谁都不接触,对朝廷的命令总是无条件接受。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朝廷不敢把他换了,因为谁来都不灵,以前曾把他召回去了,老杨也老老实实回去了,结果到了秋天契丹人打草谷竟然跑到大名府地界了。
连换了两个人,一个比一个烂,契丹人也越发张狂,最后老相公说,别死要面子了,赶紧让老杨回去镇着吧,结果他一回来,契丹人马上就老实了,这就是杀出来的威名。
再后来老杨三次回去探亲,就是这么寸,每次回去契丹人都闹腾,朝廷也看明白了,老杨不能动,一动就出事,结果老杨已经五年没能回去看看老娘了。
其实朝中对老杨早就放心了,年轻的时候都没造反,年纪这么大了更不可能了,所以已经很久没人说老杨在这里拥兵自重这类话了,大家也习惯了北边平安无事。
吃饭的时候老杨摘下帽子,指着满头白发苦笑道:“老夫年逾七旬,家中老母已八十有六,竟然不能回家侍奉左右,枉为人子啊”。
木子能说什么?只能陪着喝一杯,朝廷明摆着是打算把老杨用到死了。
老杨很自律,只饮三杯便停杯不再喝了,木子当然也停杯,陪他聊天。
老杨大概说了一下三关地里情况,又说了一下对面辽国的情况,问道:“志远,你认为有把握打过去吗?”。
木子想了想,苦笑道:“能守住就不错了,这里破不了局”。
河北三关,东西五百多里,三个关隘的地势其实都不算太好,只能算勉强能守,至于中间的堡寨更没法指望,最多只能迟滞一下辽人的脚步,其作用比烽火台大不了多少。
身后则全是大平原,根本无险可守,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