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而且,破格赏食亲王俸。
按照《大清会典》的规矩,亲王年俸一万两银子,贝子仅为一千三百两银子而已。
老十四不敢猖狂了,言官们也没有对峙的必要。
反正吧,已经撕破了脸皮,弹劾的折子,肯定要递进畅春园。
迎接的仪式,按部就班的进行。
玉柱镇住了场子之后,并未贪功,而是重新站回到了嵩祝的身后,由着嵩祝独自发号施令。
仪典结束之后,嵩祝、玉柱和老十四,一起进了畅春园。
嵩祝和玉柱,必须回来缴旨。老十四领了恩赏,也要第一时间赶来谢恩。
到了清溪书屋门外,玉柱和老十四,被一起叫了进去,嵩祝却被留在了门外。
“臣儿玉柱,恭请圣安。”
“臣儿胤祯,恭请圣安。”
“玉柱,你做得很好,颇有古大臣安邦定国之风!”老皇帝一张嘴,就表扬了玉柱。
玉柱哈着腰,小声说:“回汗阿玛,臣儿并不想出这种风头。只是,臣儿若不及时站出来,恐有损朝廷的崇高威望。比较幸运的是,十四哥还肯听八哥的善意劝解。”
家国天下的时代背景之下,朝廷、社稷和朕,没有本质性的区别,都指的是老皇帝。
老皇帝原本阴沉着一张麻脸,听玉柱提及了老八之后,居然改成了和蔼的笑脸。
“呵呵,是啊,老八很能体谅朕躬。唉,真是朕的好阿哥啊!”老皇帝笑吟吟的夸奖了老八。
玉柱扇了阴风点了鬼火之后,就不吱声了!
今天出的这件大事,实质上,玉柱是在赌博。
假若说,老八不主动站出来的话,玉柱独自一人,就震慑住了群臣。
嘿嘿,玉柱的威望,就太大了呀!
望高震主的权臣,还如此的年轻,只要是合格的皇帝在位,岂有好下场?
但是,老八这么一掺和,老皇帝的心态肯定就不同了。
所有人都拦不住的老十四,被老八一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