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的面子;
虽然,很多人对于柳青青加盟此时的滴滴,也是疑虑顿生;
要知道,此时的柳青青,绝对是投资界最为顶尖的那挫人,不管是背景还是个人能力;
尤其还是柳青青在高盛拿到的薪资400万美刀,相当于2800万人民币的年薪;
这样的人,来到一个目前哪怕高速发展,但估值也仅有一亿美刀的滴滴,这就很耐人寻味。
“柳总,我想问一个题外话,您怎么会屈尊加入现在的滴滴呢,他们给您什么条件,当然,也可以不回答”;
台下一个中年人对着柳青青问道,他这次过来,纯粹是看着柳青青面子上;
想当初,柳青青还是高盛亚太区总裁,两人还有过交集,也合作过几个项目,可以说是都了解对方;
但这次柳青青的举动,着实让他想不通。
“张董,您这话问的,我不想回答都不行”;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我觉得滴滴大有可为”;
“目前的滴滴,的确还处于孵化期,但我相信,当滴滴走出首都,进军华北乃至于整个华夏”;
“那时候的滴滴,才是进军国际市场的开始”;
“程总给我开的条件是滴滴5%股份,同时这次可以认购增加到10%”;
柳青青把自己的条件说了出来,下面一片哗然;
不是因为待遇太好,而是这样的待遇,根本有些拿不出手;
滴滴哪怕按照此时一亿美刀估值,5%也才500万美刀,也仅仅比柳青青之前年薪高一点罢了;
最重要是想要股份达到10%,后面的5%还得自己掏钱认购。
听到这个条件,别说其他人了,就连马毅搏也都有些不可思议;
要知道,2013年的滴滴,才是刚开始,不是上一世柳青青加盟滴滴的时候,都已经是2014年下半年;
别看只有一年多只差,但对于高速发展的滴滴来说,绝对是数倍甚至数十倍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