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他是有可能告诉王斌,教会哪怕给异教徒赐予祝福,也不会把慈悲施舍给秉持唯物主义无神论者。无神论者死后是注定要下地狱的。
王斌转回头,看了看未婚妻。看得出,未婚妻的脸上有失望,却还远不到绝望的程度。
虽然未婚妻相信从小就来的教堂会通融,身为外交官的王斌却不敢这么乐观。在前来欧洲任职前,王斌在鸿胪寺学过欧洲文化与华夏文化的差别。
华夏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祛魅,以及被几千年的惨烈现实殴打后形成的完全实用化后。在大周时代,又通过科学体系的融入,终于从朴素唯物主义进入科学唯物主义。
鸿胪寺的培训课讲的非常清楚,之所以华夏文明是这样的发展方向,是因为华夏文明中或许有过自认受命于神的政权,却都灭亡了。到现在依旧能够深刻影响华夏的朝代,宗教从来没有成为合法性的基础。
欧洲就完全不同。现在欧洲的强国都是蛮族出身。这帮山大王的后裔都是通过所谓教宗的认同,才获得了政权的合法性。在欧洲,宗教的身份就是文明认同的基础。
某种意义上,华夏也完全一样。华夏婚礼核心就在于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只要这个核心流程进行完,就可以说完全合乎了礼数。
如果王斌以欧洲教堂的模式结婚,在大周文化认同中就不算真正完成婚礼。
此时恳请教堂通融的主力已经成了王斌的未婚妻。就如王斌所料,不管未婚妻如何恳求,牧师都不放弃。
最后牧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如果王斌受洗,就可以勉为其难的举办婚礼。
这下,未婚妻恳求的目光落在了王斌身上。王斌也不知道该怎么对未婚妻说什么。
等两人回到,伯爵对此事并没有感到意外。他叫上王斌到阳台抽烟,等两人点上芬芳的雪茄,伯爵问道:“你会假装入教么?”
王斌抽着自己送给岳父的礼物,不禁叹了口气,“唉。我不想欺骗您女儿。不过非得这样才能结婚的话……阁下,我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