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大总管的内部权力非常大,可以说除了【总司】有些许约束力外,【联邦】统领阁都无法干涉其内部的决议。
也因此,【警危司】、【兵统局】的统领总长,无法进入【联邦】统领阁的,也就是永远无法角逐【联邦】大统领的宝座。
而【警危司】的大总管,【兵统局】的大都督,仕途晋升空间同样狭窄。除了登顶司或局的统领总长宝座,连平调到其它联邦机构的可能性都没有。
警危司辖制京厂的职称是“监制”,兵统局制地京府的职称是“经制”,两个机构的监制或经制,则可以平调到其它机构。
若是有志进入【统领阁】,到了京厂监制或京府经制时,就不能再晋升,而监制、经制以下职位的,自然也可以平调。
所以,赵君宗上任东厂大总管,可以无需经过总司审批,对辖内所有人进行“人事”调度。但若是掌控力不足,就会引发“东厂”的震荡。
只是赵君宗在上任前,已经通过【大数据】进行运算,获得详尽的计划书,他只需要一丝不苟的执行计划,就能顺利的完成“东厂”的大换血。
在所有交接工作全部结束后,【东厂诸夏材官团】组建才开始进行,“材官”即是“轻重步兵”的意思。
成员是从【东厂学院】毕业生中,挑选出来的,人数暂定为1000,【材官团】直属赵君宗,拥有很大的权力。
但所谓很大的权力,仅是在【东厂】内部,【警危司】本身权力是依托于【指令】,没有【指令】前提下,【警危司】的执法权都不如【督查司】。
当然,【警危司】内部之事,就无需【指令】,凭各自职位、职权即可自行处理。
若是不服也可上诉【内务科】,对缉事局的【内务科】判决不满,还有京厂的【内务局】、总厂的【内务厅】,乃至总司的【内务部】。
卢西发、常枫、蒙特利等等一票老部下,赵君宗也给了他们进【东厂学院】的名额,若是能顺利通过各项考核,也会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