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四块界碑的“信息”,将整个【猿涌】顶部形成“影像”,让他能清晰知道前方的情景。
不仅知道前方哪个位置有窟窿,还知道边缘的距离,更知道【猿涌】前、左、右三个方向的水域,潜伏着大量的“水蛸”。
白猿与水蛸都需要彼此的尘玉或晶石,缓解【缘刃化】状态,最开始彼此都采取偷袭方式,但收获却是单薄。
也不知何时,双方形成默契,在每日太阳西下之时,爆发大规模的战斗,不论输赢,双方都有丰厚的收获。
但每日战斗对彼此族群数量的消耗太大,若是如此继续,双方族群都必将灭绝,对于族群延续有本能危机感的双方,慢慢的改了30天一次大战。
然而,不管是一日一次大战还是三十天一次大战,白猿与水蛸的发育周期都是较长的,两方族群的数量不断下降。
曾经诞生百万力量的盛况已不复存在,如今的“猿后”只有20万力量,“水蛸后”则只有15万力量。
白猿的数量由数十万,降至如今的11万左右,水蛸的数量由百余万,降至如今的19万左右,但约定成俗的战争却从未改变过。
若是任由其等如此发展,或许不需要10年,彼此的数量将会降到“万”以内。
赵君宗从“四界碑”知道,猿蛸战争开启就在今天,但若是今晚没有“月亮”的话,就会延期,野兽对时间的概念就是日或月。
月升之时就是彼此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战争号角,赵君宗觉得发财的机会到了,猿蛸战争次次都是举族大战的,损耗也因此很大。
等“白猿”倾巢而出,可以潜入其中,“四界碑”对白猿族的【尘玉库】,也是有大概方位的。
白猿族与水蛸族都是“自产自给”的,它们生产的【尘玉】或【晶石】,就是彼此的粮食,但相比作为食物的消耗,“生产”量却是多出好几倍。
若是双方懂得“交易”,也就无需战争,毕竟,吃是吃不完的,但彼此都是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