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刺”不代一定会见,赵君宗打算被拒见后,就消耗功勋再递一次“名刺”
【西平郡城】知政太守亲自出来迎接,让赵君宗很是意外,并步齐行时的交谈,让赵君宗知道,知政太守如此热情,跟他前段时间扳倒【平京府】布政使有关。
尽管赵君宗在【平京府布政使】“菅(Jian)万彻”倒台事件中,并没有展露行迹,但【平京府】官场还是流传着一些言论。
而要打听赵君宗也不难,【诛邪司】的建立,【诛邪军】的建立,都是通过朝议的,他这个诛邪旅帅早已进入有心人的视野。
赵君宗也因此颇为不解,对他都有了解,怎么不了解了解“曲洪”?他这就是不了解“大晋帝国”的官场结构,也是受现实中历史的影响,比如九千岁什么的。
正经科考出身的官员,是不会去接触太监的,而帝国的“太监”权势仅限于皇宫,曲洪能出任【诛邪司】司宰,是因为【诛邪司】90%经费出自“皇帝”。
这就造成【诛邪司】并不被朝中诸公承认是帝国机构,而【诛邪军】创建时,朝中诸公就集体发力,迫使皇帝提拔赵君宗,朝中诸公这才罢休。
赵君宗是【赤眉军】营尉,这就是正经的武举出身,看轻武臣的只有【熙和党】,其它朝中党派并没有这种观念。而赵君宗有功勋,有功绩,再加上根正苗红,才能被朝中诸公愿意。
大段大段解释后,【瓜保熟吗】在结尾写道,“利氏阻绕曲家收田之事,背后原因或许就是引你出来,大佬,你准备好站队了吗?”
到了一定的位置就必然牵扯进“朝争”中,这不是你想独善其身就一定能的事,大势滚滚前进,所有独善其身者,必然被辗压粉碎,唯有抱团才能抵御。
赵君宗不解,他身上“帝派”标签不是很明显吗?再说,他的权限就是【诛邪】,根本没能力影响朝“争”,拉拢他做什么?
“你说,我就玩个游戏,怎么就成为【政】治人物了?”
“你可以辞职啊!这样就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