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好生收着吧,这并不比你那个绿玉斗来头小。”
贾瑞听了不由得一愣,怎么永康帝还记着自己的绿玉斗呢?
难道他是想用这个碗跟自己换绿玉斗?
这买卖可不能做!
于是贾瑞马上转移话题:“皇上,听水王爷说您要下旨改革苏州府的盐课?”
永康帝点点头道:“有此事。
既然新盐法可以利国利民,为何不普及开来?
只可惜林爱卿又染病了,不然让他去苏州想必是极稳妥的。”
贾瑞便说道:“皇上,臣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上回朕让水溶问你你怎么不说?”永康帝有些不悦:“说罢,是谁?”
贾瑞道:“不是旁人,正是臣的族兄贾琏。
本来是想着不好在皇上跟前推荐自己族中人,后来想举贤不避亲,或许贾琏能当此重任。”
“贾琏……”永康帝显然对贾琏没有什么印象。
贾瑞忙说道:“我这二哥去年一直就跟着林御史在扬州。
当时是负责扬州的水泥作坊和给盐商们的几处盐窝修建晒盐池。
因而他对新盐法也了解甚详。
臣也可以多帮着他出出主意,看看如何能顺利变革苏州的盐课。”
永康帝点点头,这么说贾琏倒也合适,因问道:“贾琏可有官职么?”
贾瑞道:“以前捐了个五品的同知,后来我在城管卫给他谋了个百户的衔,当时在小汤山负责一些事情。”
永康帝道:“这么着就让他试试吧。
还是那句话,若贾琏做得不好了,朕唯你是问。”
贾瑞答应一声又说道:“皇上,苏州并不像扬州有盐道。
臣听说一直是由苏州织造甄家协理管理盐课,想必甄家定然对苏州盐商和盐窝都熟悉。
是不是该让你甄家和贾琏一同督办此事?”
听到苏州织造四个字永康帝的眉头便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