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打理,也该有皇家的人来牵个头不是?
您毕竟是九五之尊,天天多少大事小情,自然不能亲自挂名。
我倒是觉得娘娘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毕竟这是关系整个社稷的事,有陛下最亲近的人来监督,一则陛下也可安心,一则也可堵住那些别有用心的朝臣的嘴。
娘娘进宫后便担任女史官,文采能为自然都是不差的。
且娘娘和薛家表妹又是两姨表亲,若有什么事薛家表妹进宫同娘娘回禀也便宜。”
“元妃她……能够么?”永康帝有些拿不定主意。
虽然元春通音律唱歌好听也熟读经史,可以称得上是个才女,毕竟银行这玩意谁都没整过啊。
可再想想,似乎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又说了一回发行纸币的事,永康帝听了更是头大如斗,听贾瑞说先在小汤山工地一处试行也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便也应允了。
再说了一回小汤山行宫之事,永康帝说道:
“银行、纸币以及发卖小汤山土地看似是三件事,实则是要三件共同推进的。
且哪一件都不是能一挥而就,说来说去,仍旧没有拖延各部要银子的籍口啊?”
贾瑞搔搔头说道:“皇上,银行一事若真能促成了实在是功在千秋利于后代的大事,自然不敢马虎。至于欠日昌晟的千万两银子的贷款,咱们就不能往后拖一拖吗……”
永康帝将眼睛一瞪:“胡说,朕乃天下共主,怎可言而无信?你要用朕的名头去做银行不也是知道百姓们愿意相信天家吗?朕如何能欠钱不还?”
贾瑞心说欠钱不还那还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后世老美欠了多少外债?欠钱的才是大爷呢!
“得,那就先还债,呗。至于大臣们要银子么……先可着要紧的给吧。
那些翻修翰林院之类不打紧的,让他们等着去吧!
等小汤山工程做得差不多了,工人和原料都充足,翻盖个破翰林院不跟玩儿一样?
至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