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似乎并不怕贾瑞得知了奏折上的内容后剽窃了他几年的心血将功劳据为己有。
是因为他信任自己不会抢功劳,还是真的将功名利禄抛之脑后,一心只想着忠君爱国?
林如海是没几天活头了,可他还有个女儿啊!
这么大的一份功劳,即便是他不久于人世,多少也能给林黛玉捞到些好处吧?
迫不及待的翻开折子,只见上头是标准的馆阁体,字体端秀清新却不失灵动,果然探花郎不是盖的!
“奏为臣病垂危,自知不能愈,提笔遗疏,仰求圣鉴事……”
遗折前几句是愧对天恩的场面话,而后就说到自打上任扬州以来的见闻和访查结果,以及上至巡抚下到税吏的种种不齿行为。
对盐商贿赂官员,和私盐贩子串通一气,甚至本身就蓄养盐枭的事都详细记录在案。
洋洋洒洒足有万字,提及人名、时间、涉案金额都甚详细,足见林如海这些年在扬州丝毫不敢懈怠。
待贾瑞将折子草草看了一遍,再看林如海已经倚着靠褥昏睡过去了。
看着这正值壮年却行将就木的男子贾瑞心里竟生出钦佩之情来。
悄悄退出去虚掩房门,却见黛玉这个在外头做着。
贾瑞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林姑娘,是我太急了些,一见到姑父就说这些事,饶了他安养。如今姑父已经睡下了。”
黛玉看了贾瑞一眼叹了口气道:
“也好,这些天我爹爹虽然不说,可我看得出他总是不放心身后的公事。
你来了能交代清楚了也能了却了他的心愿。”
贾瑞也叹了一声:“姑父到底是害的什么病,竟到了如此光景。”
黛玉道:“快别提这个,江南的好郎中不知请了多少个,方子换了多少副。
有的说是痨病、有说是伤寒,也有说是劳心思重,都不大敢用药。
无非是开一些温阳滋补的方子,没一个见效的……
不说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