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台,这是您要的《华国诗词大会》的数据。”
邱荣把一份文件递给陈明新。
陈明新翻阅起文件,眼神淡淡的扫视着文件上的信息。
“全网点击量达到了2000万,为什么网上的评分这么低?”
“这件事情说来话长,评分都是小学生刷下来的,不过在主流媒体对于这档节目的评价都挺高的。”
邱荣解释道。
陈明新闻言没有再继续问下去,办公室就这么安静了下来。
过了几分钟, 陈明新合上了手中的文件。
感叹了一句。
“徐文这样的人要是在我们江浙台,江浙台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华国第一电视台,拍的了纪录片也做的了节目,简直是全能型人才。”
“徐导确实是天纵之才,放在别人身上200万就算是能够做出一档节目来,但是想要拿到这么好的成绩,只怕也是白日做梦, 也就徐导能够做到。”
邱荣笑着接了一句。
陈明新听着默默的点头。
虽然他奉行的观念是预算少节目多,以小博大的产业模式。
但这个博大也没有奢望能够博到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的成绩。
而且他自己心知肚明, 就算他签下200万一档节目,一次性制作10档,也不一定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说到底还是看人的能力。
陈明新起身来到茶水台旁边,放入茶包,泡好两杯茶。
一杯放到了邱荣面前。
“你不是参与了《华国诗词大会》的制作吗?不妨说说看对徐文的感受。”
接过陈明新递过来的茶,邱荣双手捧着茶杯底座,缓缓说道。
“对于徐导一开始我认为他跟旁的名导没什么区别,陈台你也知道,我合作过不少的名导,可是渐渐的我就发现了徐导不一样的地方。”
“别的导演在筹备一个项目的时候,通常都是自己有一个大框架,然后团队的人集思广益,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