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自然也都是不想错过这样的热闹的。
郑韵寒都不需要废太多的功夫,只要放出消息,说书的当中,最有名、最有本事的,都自愿来找他,表示自己愿意去。
写书的也还好,以重利诱之,在点名这样的书写出来,别人肯定感兴趣,想要买来看的。
多费一番口舌,别人也愿意参加。
但是想要找个能够写诗以记之的文人,那就不那么容易了。
文人不管是什么样的出身,其实都会有些清高的性子。
这样的盛会,什么宝物财力的,听着到底有些铜臭味。
而且,还是就将他们与那些说书的安排差不多,这不是见他们相提并论吗?
这些文人如何能忍?
这简直就是屈辱啊!
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名声,那也不能答应下来。
后来,郑韵寒还是找了些才学没那么好,为人也比较风流,但是好歹能够写诗的,也不那么讲究文人的清高和那些规矩的惹。
这样的人,还有依附于大户人家的。
也有去做别人的门客的。
当然也有那些不愿意受到拘束,就靠着写诗、出诗集等为生的。
郑韵寒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了这样的人,愿意帮他们写诗记录下盛会的情景。
没过多久,一切都准备妥当了,热度也炒起来了,郑韵寒便将李承乾的那家酒楼给包下来,准备举办门票的拍卖会。
也算是热热身。
之所以选择这家酒楼,除了因为这是李承乾的产业,肥水不流外人田。
也是因为,这家酒楼才是如今长安城名气最大的酒楼。
场地定在这里,不仅在布置上会比较方便,这里的人也都比较规矩,可以招待那些身份不一般的人,更重要的是,更能够昭显这次拍卖会的不一般。
这选用的酒楼,都是长安城最出名的。
对这次拍卖会,虽然许多人都想要见识一下。
但是有身份的自恃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