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谏言的太子,好像是不存在的一样。
那位闭门不出,将他们这些先生当作是空气一般的太子,也像是从来没出现过。
陆德明也忘记了之前李承乾的做法,只觉得太子果然聪慧而又勤学,没有因为天分骄矜,也没有对他们不敬。
太子如果真的能够将他教导的这些道理都记住,并且以此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那他就不必担心太子渐长,与皇上离心了。
这样,太子的位置也稳固。
他们这些奉命教导太子的人,也都不负皇上所托,对天下百姓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储君是国本,换人也是要让朝野上下动摇的。
所以能不换人,就还是不要换人吧。
也少些纠葛纷争。
“今日,臣便先讲到这里。殿下回去之后,便将这些记下。殿下无须背诵,据此写文章,参加科考。但其中的道理却是适用的。殿下当真正将之化于行,而非听过且过。”
总算是讲完了一节课了。
李承乾在心中长舒一口气,却不敢表现出来,让陆德明发现。
不然他还真不好解释。
“先生放心,我都记下了。”
李承乾的态度诚恳,陆德明十分满意,也就没有抽查李承乾都记下了些什么。
太子从来都是聪慧颖悟,过目成诵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更何况,不过是一些道理,也不用太子背诵文章释义的,这肯定难不倒太子。
那些道理都是些真理,便是没有读过这些书,有些见地的人家,应该也是能够自己悟出这些道理来的。
他并不担心太子会记不住。
更不觉得太子会撒谎骗他。
所以李承乾便逃过一劫。
陆德明也错过了一次揭穿李承乾的机会。
陆德明讲完了,李承乾便叫人给他倒茶水,请他安坐休息。
今日他既然是要来读书学习的,他的伴读太监在这里,他的侍读自然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