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遭了灾,也回不去了。若不找事做,怕是不知道能活到哪一天。我定时要报名的。”
“就算是最后没选上,经过一段时间修整,身体肯定能恢复过来。到时候再去做什么不行?”
“我也要报名!”
许多人不想在这里等死的,都去孙祥那里报名。
孙祥一边记录一边随意的问了一些他们的情况。
比如是哪里人,会做些什么之类的。
在这些人的交谈中,孙祥也打探出这些人究竟是为什么会逃难到长安了。
原来竟是襄州今年因为多雨,发了大水。
之前襄州长史、司马等人并不觉得那些天的雨能有多厉害。
他们襄州近些年,每年都修缮堤坝、疏通河道。
一开始雨并不大,但是连绵不断的一直下了好些天。
本以为停了,天放晴了,就没事了。
他也就没有上报朝廷。
结果之后没有放晴几日,就又下起了雨。
这一会断断续续下了近半个月!
结果就使得襄州境内河流水位上涨,溢了出来,冲毁了不少百姓的房舍和庄稼。
此时之前没有上报,若是灾情被皇上知晓,襄州的一众官员定然逃脱不了失职之罪。
而且,灾情实在严重的话,或许这襄州的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要被清算。
百姓流离失所,庄稼损毁太多,影响实在重大,他们或许就连将功补过的机会都没有了。
当然了这襄州刺史肯定也是要担一定责任的。
但是,这襄州刺史,如今却是由梁王李愔遥领,相当于是个虚衔。
李愔在刚开始被封为梁王的时候,被授襄州刺史。
但是李愔如今才几岁?都没有出过宫,如何能够负责襄州的事务?
所以说,这不过就是李二给封的,跟给个封地差不多。
这是“以年幼不之官”,就是年纪还小,就先不去当地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