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一些别人没有的见解和奇思妙想。
有时候,这些想法还正好切中利弊。
但是这些都是政事上的。
这些跟作诗是没有什么关联的。
要说诗才最好的,在李二的儿子中间,那应该是李泰。
但是现在看来,李承乾这藏的还有些深啊。
李二对李承乾倒是越来越有兴趣了。
这小子,不知道隐瞒了多少本事呢!
他倒是想要一点点的挖掘出来。
“太子的文采那的确是很好!那三首诗出来,在场的都没人敢说一句话!微臣觉得,就算那什么崔公子,也肯定不敌太子的风头大!”
侍卫有一种与荣有焉的感觉。
他是在东宫戍卫的,已经算是太子的人了。
太子风光,他跟着自然也风光。
李二笑了笑。
他倒是觉得挺骄傲的。
他知道那个崔公子是谁。
崔延是清河小房的人,今年要参加科举,他肯定不可能不知道。
这代表着清河崔氏的试探。
他们应该是察觉到了自己的一些态度,所以才会让一个族中子弟出仕。
李二对这些士族的态度是很明确的。
对于这些人,他们想要出仕,他还是挺欢迎的。
但是他绝对不会让着些士族再坐大下去。
“他那首《隋宫》倒是很好。”
李二对于李承乾的这种态度,就十分的高兴。
那侍卫对于这些也不太懂,皇上竟然这么说,那就是了。
“行了,你先回去吧。”
“是!”
那侍卫立刻就退下了。
李二倒是再次回想了一下,然后眼神有些凌厉起来。
“小小的酒楼掌柜,竟也如此猖狂!”
“去查查看,那望北楼背后是什么人。”
李二低声念叨了一句。
本来空无一人的御书房,突然出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