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
这里是的新野城平民区,当然了这只是好听一点的说法,其实这里就是新野的难民区。
这里聚集的主要的就是新野底层的穷苦百姓,以及从北方逃难过来的难民和流民,其中最主要的便是距离新野最近的颍川屯田所的屯田之民。
以及听闻了刘备的仁德之名,前来投靠的流民。
不要以为跟着曹操屯田是什么好事。
曹操之下的徭役之重超乎想象,对于治下的百姓曹操更是极尽榨取他们的价值。
曹操的治下的屯田制最开始的采用的枣祠“分田之术。”
百姓采用的分配比例是:使用官牛者,官民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
可是牛是这个是时代最为关键的战略物资之一,那些普通的流民百姓又怎么可能有牛呢?
所以基本上曹魏的屯田制对于百姓来说就是六四分。
后世的人曾经讲讽蜀汉后期经济和民生奔溃。
“民有菜色”被世人嘲讽蜀国治理的垃圾,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然后就去鼓吹魏国的屯田制到底有多好多好。
后来成为魏文帝的曹丕却是说出了曹魏屯田的真相:且闻比来东征,经郡县,历屯田,百姓面有饥色,衣或短褐不完,罪皆在孤;是以上惭众瑞,下愧士民。
也就是说,被后来的世人们鼓吹的曹魏屯田制,那些百姓他们从一开始过的就是蜀汉快要亡国的时候百姓过的生活。
至于到了曹魏的后期,直接二分。
二分啊!
那真的是资本家听了都要落泪啊!
真是令世人唏嘘啊!
后世吹嘘的曹魏屯田制度就像曹操自己本人一样,一边在诗歌之中喊着,“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可是转手,就开始了大肆的屠城,其中人数最多的一次便是徐州之战几十万人,尸体直接阻断了淮河。
可是后世有人却一直始终坚持刘备是一个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