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了,什么要遵从孩子的意愿啦,什么家庭要民主啦。
在曹双河看来就是个屁。
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行了嘛。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至理名言。
工友们还在讨论着。
话里话外都在笑话齐援朝的教育方式。
同时也在嘲笑齐杰小小年纪不懂得珍惜这么好的工作。
别看现在办理停薪留职很容易,等以后想回来有他作难的。
钢厂的工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想回来上班,不送礼运作一下,那就老老实实在家等通知吧。
这一等,起码就得半年以上。
这年头没有手机,食堂也没电视,大家吃饭时候的唯一乐趣就是聊各种八卦是非了。
而齐杰,是今天各个饭桌都热聊的中心话题。
原因很简单。
昨天办理停薪留职,今天就落魄到来厂门口摆摊。
这种境况,让每个钢厂的职工都忍不住唏嘘。
年轻啊。
太年轻了。
光看着一些人办理停薪留职后挣了大钱,也不想想人家这么做是因为钢厂的工作阻碍了挣钱,而不是办了手续就有钱挣。
现阶段,盲目离开钢厂,下场只有一个。
那就是挨饿。
放眼整个舞州,谁的收入能比得上高大上的钢厂工人呢?
现在钢厂的厂服比西装都受欢迎,穿着厂服去相亲,基本上就没不成的。
就算有,也是男方看不上女方。
舞州市步行街尽头的百货大楼的二楼,齐杰的舅妈徐爱芳正坐在鞋类柜台前认真吃着早上带的盒饭。
“爱芳,你那外甥不会是脑子有问题吧?”
“就是,钢厂的铁饭碗说不要就不要了,这不是有毛病吗?”
“……”
几个营业员嘁嘁喳喳的聊着齐杰办停薪留职的事儿。
徐爱芳叹了口气:
“我这个外甥啊,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