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江云他们老家,男人四十岁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生日,几乎重要性高过了后面的五十、六十岁,仅次于七十岁的样子。
听父亲说这里面有一个代代口口相传的规矩,男人到了四十岁这天要去山上挖一颗好的柏树苗栽在自己家附近,等那天自己死去了,这颗柏树就是自己的棺材板。
还说还能从这颗柏树的长势力看出一个人是不是能长寿,柏树长势旺盛的话就象征着这人比较长寿,要是柏树长势不太好的话就似乎暗示着这个人比较短命。
在村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为自己的男人四十大办一场酒席,哪怕在哪个大家都穷得揭不开锅的年代里也都还是得在每天本就吃不饱的牙缝里抠出点东西来留着为四十岁生日那天准备着。
有人甚至为了那一天的那顿饭上的粮食,提前三年就开始慢慢存起来。
田江云的爷爷当时就是这样,虽然不是提前三年准备生日当天吃的口粮,也是准备了当天喝的酒。
听父亲说,爷爷为了攒下能酿一坛酒的玉米费尽了心机。哪怕有时候一家老小两三天没有吃饭了,也没有舍得把那藏着的玉米拿出来吃了。
等到爷爷生日的前几天,爷爷才和奶奶把存的一百来斤玉米拿出来,全部用来酿酒了。
听说爷爷生日当天,邀请了五桌客人来家里吃饭,吃的只是一点咸菜炒了一点油渣,注视是玉米面蒸地瓜,但是那天每桌都分到了三斤自家酿的粮食酒。
在哪个年代,酒是很稀罕的东西,因为粮食短缺的缘故,喝酒的老人能弄到一瓶子又苦又涩的烂红薯酒都不错了,更别说好好的纯正的粮食酒了。
这件事让田江云那个当了很多年兵的爷爷自豪了很久。他们家是十里八乡第一个敢拿粮食酒来招待客人的。
在席上喝酒的时候就是用一个大土碗倒满了酒,一桌子人转着圈的喝。
在那时候根本没有劝酒一说,谁不让谁喝才会跟你急。有的人为了多喝一口酒,都是酒转到自己面前的时候使劲喝一大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