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心里不由得一阵感激,虽说这些儒家大师对歌赋甚为鄙视,却仍然细心地提醒自己深思熟虑,看来这些人德高望重也不是空穴来风。
“多谢卢大人的好意提醒,不过晚辈已是深思熟虑,谨慎思考之后方才提笔而成。”赵云拱手行礼道。
卢植见这少年虽然年岁不大,却谦谦有礼,其言谈举止,一副儒生的模样,这让卢植不由得对赵云刮目相看。
“好吧,既然你已经做出决定,那便跟随考官去偏殿等候吧。那里摆放着诸多儒家古籍,你可随意浏览,只要最后放回原处便可。”
“多谢大人关照,晚辈告辞。”赵云依旧行礼道。看来这卢植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很不错,或许是自己的言谈举止很符合儒家子弟的身份吧。
两个时辰过后,众人交卷完毕,纷纷推出宫内,等待着思维考官的审核。
蔡邕、马日磾、卢植、杨彪,四人端坐在前台上,每人面前各有二百五十张试卷,面前的竹简堆积如山,然而四人却是细心地审阅着。
“唉。”蔡邕手抚胡须轻摇着头:“这等凡夫俗子岂能通晓古今,知历史兴替?”
“蔡大人缘何如此唉声叹气?”杨彪问道。
“你们看。”蔡邕将竹简递伸向三人:“治国之道,在于施暴,以暴制暴,民不逍遥。”
卢植气愤的将竹简掷于地上,大呼道:“这分明是法家的余孽,这等考生,终生不可将其录用!”
四人一阵唏嘘,继续审阅面前如山般的试卷。每一次审阅,四人皆是大失所望。
“子干,无论如何也要挑选出一百个考生参加帝试,若是这些试卷全部不够优秀,那就择优录取吧。宁可选择那些文采不高而义正言辞,针砭时弊的文章,也不要选那些华而不实,居心不良的文章!”身为主考官,蔡邕忧虑的说道。
马日磾也是微微顿首:“我等决不会再让势力之徒成为那些宦官的走狗!宁肯圣上不悦,我等也不能让再让市井之徒祸乱朝廷!”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