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那位貌似最有名望的高龄男子微微蹙眉道:“文先,依你之见,这次又该怎样出题微妙?”
被称为文先的男子手抚胡须道:“伯喈,实不相瞒,圣上这次分明是在难为我等。历年考试皆由别人来作主考官,圣上明知我等嗜好儒家经学,却让我等亲临此地主考歌赋。翁叔,你意下如何?”男子问道。
被称为翁叔的男子也是面色不悦:“倘若我等故意出些晦涩难懂的经学题目,圣上定然会龙颜大怒,我等只好出些歌赋罢了。”
高龄男子闻言微微叹息:“好吧,就出一些历史兴亡的歌赋吧,虽说辞藻华丽不实,不过若是当真有那么几篇借古论今,警示圣主的文章,倒也不失为一种收获。”
几人吩咐已毕,便下令让百名低级文官在一千个竹简上刻上考题,名曰:“历史兴亡。”
见一千人已经收到考题,卢植再次用他那洪亮的嗓音喊道:“这位便是你们的主考官,蔡邕大人。另外两位同我一般也是副考官,名叫杨彪和马日磾。”
这下赵云差点儿没疯狂起来,东汉四大儒师!其实东汉末年的儒家宗师真心不少,不过像他们一样入朝为官且官阶不低的只有这四人四人在赵云眼里就是四大儒师。
凭借习武之人敏锐的视力,赵云远远的便看清了四人的大致相貌。只见四人清一色的儒生长袍,不过颜色不同,也说明了四人的官职不同,清一色的山羊胡。而卢植则是面色坚毅,声音洪亮。蔡邕虽说年岁只有五十左右,不过显得有些提前苍老。至于杨彪和马日磾,杨彪看似愤怒的老中年,想不到年近四十仍然是面有愠色,显然是因为自己是儒师却要主考歌赋而有些不满。而马日磾则是面带无奈之色,似在思索的神情。
“看来让他们做主考官真是有些不情愿呐,想必对我们这些考生的要求也是相当高吧?”赵云轻笑道。
不过赵云对这四人也是异常怜悯,历史上这四人的命运似乎都不太好。卢植,字子干。从小便年少好学,东汉末年文武全才可是相当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