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人流静悄悄地从左往右绕着大殿走了一圈,边走边细细观赏墙上画着的壁画,看着观音慈眉善目笑容慈悲,忙着双手合十,一拜再拜;看了金刚瞪眼,怒目而视,忙得低头执颂不敢再看,又看了三世佛、药师佛、各路菩萨,还有些没见过也弄不清的佛菩萨,随着人流就出了大殿,一抬头就迎脸见太阳已升到半天高,照得眼前一片光明敞亮,张氏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对旁边陪伴的婆子说道:“怨不当人们要出来走串走串呢!就是心宽!”“可不是呢!一会儿让师傅给念叨念叨,保管你好!”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从人群中寻觅相熟的和尚,怎奈人流如川涌,遍寻不见,直到出了“拈花笑”门,眼看要出山门了,才看见往日常见的海严师傅合掌而来,微笑道:“阿弥陀佛,施主来了。”
“阿弥陀佛,大师傅好。这就是日前跟你说的童婶婶。您给念叨念叨。”那婆子忙得介绍说。
“师傅,您说我这老心不顺,是不得常来拜拜?”张氏也忙问。
“阿弥陀佛,心不静,就不顺,拜也没用。心静,不拜也顺。”和尚还是笑眯眯的。
“啥意思?意思我心不静?咋静呢?”
“阿弥陀佛,少造口业,口业多恶报多。遇人遇事少说话,施主也听过‘祸从口出’吧?说得话少,造的业少。”
“嗯,听大师傅的,少说话。那我家下房好像闹鬼,用做下法事超度下不?”张氏紧张地点点头,又问。
“凡事皆有因果,多行善积德,鬼怪自不敢上门。”海严和尚行了一礼,“今日人多事杂,招呼不周了,嘱咐的话要是都能记住做到,定有福报。”说完就飘然而去了。两个婆子互相搀扶着,颤颤巍巍地回家去了。
张氏回到家,进了上房,忙上了炕,赶紧解开裹脚布,揉着酸疼的已麻木的脚,又捶了捶腿,静下来细听了一回,察觉家里竟没有一个人,想着老汉肯定守在柜上,这老大两口子肯定是出去逛了还没回来,想到这媳妇婆婆回得都晚,心中又是火起,愤愤道:“这媳妇,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