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规划,虽然说你根本没想过要钱,但是我总不能真的让你把店给我管最后还倒贴房租和人员工资。这事儿我们暂且不谈,反正一个月后开学我们肯定会经常在这里见面的。如果到时候你还有这种打算,我也有一个折中的办法。”
如果说秦介一门心思要把店塞给石磊已经足够让人吃惊,那么石磊风轻云淡的拒绝,恐怕就更让张一松和那个小女仆惊讶到下巴掉地了。张一松甚至在桌下踩了石磊一脚,意思是你小子傻啊?
秦介似乎预料到这个结果,事实上他之所以会对石磊说这种交浅言深的话,并不是真的因为石磊表现出对于咖啡的了解,而是因为石磊刚才写的那份企划案——或者还谈不上企划案,只是一个简单版本的计划书罢了。
说是仅仅扫了一眼,实际上秦介不敢说把那份多达三四千字的计划书看完了,但是也看了个七七八八。看到石磊在文档里罗列的那些步骤,以及对于市场寥寥数语的分析,足够让秦介知道,眼前这个十八岁的少年,恐怕也是个早慧的天才。秦介从小都是天才,从小学拿满分不再轻松的时候开始,他就一直是年级第一。升入初中是班长,年级第一,也是他们那个城市的第一。高中同样,一直到了大学仍旧如此。六年前中楚省的文科高考状元。
一路走来,他都是人中龙凤,从没有谁说他不是天才。再加上家里的环境影响,秦介自问自己是个早熟到心理年纪恐怕早就过了三十的人。
但是看到石磊那份简陋且不详不尽的计划书,秦介几乎已经可以判断,石磊会是个不亚于他的天才之流。但是秦介秉承了一贯的谨慎,光是一份计划书并不能让他确认这一点,所以才有了之后略显唐突的攀谈。
交谈不算太多,可是石磊表现出来的一切,无论气质、谈吐,以及那种从容不迫的神态,都已经足够让秦介这样的人尖儿认同。二十余年来始终处于同龄人顶峰的秦介,如今终于遇到了一个让他产生认同感的人,尤其是这人比他还小六岁,秦介的心里远不如他面上表现的这般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