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和陈文杰之所以不理解,完全就是因为在这句话背后的巨大信息量,让他们一时之间难以消化而已,并不是有什么真的不明白的。是以石磊根本无需回答,只需等待他们消化了整个背后的庞大资讯而已。
关于罗马尼亚电信的事情,算是凌东升给石磊的提示,但是将罗马尼亚电信的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身份转嫁出去,则是来自于顾覃的提醒了。石磊不想过于依附政斧,不希望自己的企业被打上太重的政斧烙印,那么就至少不能在这个时候做出跨步太大的动作。否则,即便是依靠罗马尼亚电信的合同,乃至于最终拿下法国电信的合同,促使国信办以及信产部不得不将这部分份额交给石头集团,那也会直接导致石磊必须依靠政斧方面来抗衡华为。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把罗马尼亚的项目交出去,看起来这似乎在短期内,损害了石头集团的利益,而且损害似乎很大,这项合作至少要绵延十年之久,每年那也是十几亿乃至数十亿美金的销售额,纯利润每年也至少要在数亿美金了。
石磊要的是长远利益,在和华为达成私下协议,以和平的手段取得这部分份额,从长远看来,远比罗马尼亚这个单子要利益丰厚的多。直接的经济损失可以从这项技术标准未来持续开发的产品上做出弥补,虽然未必弥补的过来,可是当石头集团在3g标准制定之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之后,就可以利用数年的时间逐步蚕食其他的参与度过低的企业,收购或者从市场上抢占份额,一点点的加深自己对3g曰后投入运营使用的份额,这对石头集团在国内乃至曰后国际上的整体市场份额上,都有相当大的提升。只是这笔账,没办法直接化成数字放在纸上而已。而一个企业的决策人,所要负担的,其所谓的前瞻姓,恰恰都是体现在这种无法化作直接数据的战略决策之上。如果所有经营策略都能化作直接的数据跃然纸上,那么每一家企业都会非常成功,谁还不知道低买高卖这最简单的经营方针呢?通常,决定一家企业能否做大以及能够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就是这种无法化作数据的决策。在这方面,石磊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