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
对于这个问题,似乎杨明只能沉默以对。他是典型从下头一步步走上来的干部,而不像他这个位置上的多数官员那样,从很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基本确定了一生的步伐。能够做到中央部委部长的干部,通常年轻的时候都是什么团中央或者某部位的年轻干部,到了三十出头混个正处,四十岁左右到副部下去挂职锻炼。五十岁之前再以正部的级别回归中央,再往后才能看出各人不同的努力来。杨明不是如此,他是从基层一个小科员干起的,然后到县里挂职,县长、县委书记,副市长、副市委书记、市委书记,副省长、省长、省委书记,一路走来,没有半点投机取巧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如此,杨明才更清楚一个基层的官员,尤其是主要负责干部究竟该做什么,又不该做什么。
不是说谈有多清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古话说的很清楚,即便是再清廉的官员,在大环境之下,离任的时候终究腰缠万贯。安排子女以及一些亲戚工作什么的,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官员自己不做,也会有下级越俎代庖,根本防不胜防。
一个官员的优劣,实际上是看他如何利用手里的权力。是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做的更多呢,还是为自己做的更多。当然,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缺乏纯粹的赃官贪官,却依旧可以扶摇直上,但是这始终都是个例。多数官员都是凭着政绩说话的,这个政绩里,有石磊说的那种纯粹的面子成绩,但是多数也都还是利国利民的成果。
杨明能够凭借扎扎实实的政绩一步步从县里干到市里再到省里最终到中央,按照屁股决定脑袋的逻辑,他的屁股一直没有坐偏这固然是最重要的因素,可是如果不是真扎实干,也断然没有可能走到今天。所以,无论从任何一种意义上来说,杨明都必须要算是一个好官。
可是偏偏就是这样的好官,对于石磊这个问题就根本无法回答。
如果非要回答,答案就只有一个,他没有去想,他不会去想,他也不可能去想。始终只是一个市委书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