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盛行的习气,到占据中原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广建庙宇,还请高僧到宫中讲佛。
直到完颜璟这一代为了控制寺庙的扩张,采取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不仅限制和尚收徒的数量,还增加了考试的难度,考试不过的和尚不发度牒,无法成为正式的僧人,不享有免税的特权。
所以说在古代想要当和尚是很困难的,于是寺庙内会出现杂役这种职业,比如后来练成《九阳真经》的觉远大师,他其实不算是正规的和尚,只是少林寺一个打杂的。
总之,完颜洪烈对和尚很不待见,但这次法会是为了赈灾的事情,作为朝廷在开封的代表,他必须表明态度。
按照赵王府的惯例,杨康便成了最好的代表,这样既给了和尚面子,又让完颜洪烈不用忍受和尚的搔扰。
杨康在彭连虎和沙通天的陪同下朝着大相国寺走去,身后还跟着四个壮汉,他们是沙通天的徒弟,江湖上人称“黄河四鬼”。
黄河泛滥,沙通天的黄河帮没有了生意,只好就地解散,各回各家,沙通天带着师弟候通海和徒弟一起来投奔完颜洪烈。
杨康觉得侯通海是个半吊子,脑子有问题,万一在佛门诸位高僧面前丢脸就不好了,这可是他接触佛门的大好机会,便把侯通海留在了府中。
此刻他终于找到了带着两大高手招摇过市的感觉,让他没想到的是在这次法会上他见到了少林寺的方丈志隆大师,而且还和这位志隆大师拉上了关系。
东林志隆是曹洞宗的高僧,他的师傅是净土寺的主持万松行秀。
行秀禅师可是个了不起的和尚,金国皇帝完颜璟曾邀请他到宫里[***],为了表示尊重不仅亲自迎接,还赐给他一套很漂亮的袈裟。
行秀禅师在金国贵族中备受推崇,可谓是北方佛宗的代表人物。
而少林方丈志隆禅师和杨康拉上关系是因为耶律楚材的缘故,作为金国有名的儒士,耶律楚材拜在了行秀禅师的门下,成为了佛家的外门弟子。
如此以来,耶